Saturday, October 11, 2008

迷你債券, CDS, SIV, 任志剛曾保證不賣給小投資者







轉貼自: myhk168.com:

若香港班超世界高薪的監管官僚自己都唔多認識迷你債券, CDS, SIV …..係乜春春野, 又點識去監管此類糖衣毒藥? 你叫迷你咪迷你! 債券咪債券啦! 點敢窒鬼佬大行? 朋乜敢唔批上市? 高薪請個幼稚園生去監管班大學生出蠱惑??? 香港班超世界高薪的監管官僚多是來自法律界(懂做樓契按揭吧); 多是來自會計界(懂教人開離岸公司避稅吧); 來自蠱市界(之前咪有網友報料, 大蝠堂口個長鯊灣分陀件流陀主有個當對盤電腦輸入買賣的靚, 竟被症奸會高薪禮聘任監管驚鯉)認真專家呀? 咬糧喇!

若今天請雷曼負責設計CDS, SIV, 迷你債券產品的人出考試題, 即時考考香港班超高薪又自尊為金融專家的監管官僚對CDS, SIV, 迷你債券產品的知識, 你估計成績可能會如何悽慘! 扮金融專家的演員叉懂什麼真的去管?

迷債風險五年前已警示 港交所研究報告 港府闊佬懶理
【蘋果日報11.10.2008訊】雷曼迷你債券事件中,不少雷曼苦主及立法會議員批評,負責監管的金管局及證監會,未有做好把關工作。消息人士透露,其實早於2003年,港交所內部一份研究曾警示,這些可以在銀行出售的結構產品可能存有風險、監管機構未能掌握全面資料,建議成立一個由各監管機構組成的專責組深入研究,可惜各相關機構未有跟進。有前任及現任立法會議員均認為,負責監管迷債的機構,難逃監管不力的責任。蘋果記者:莫劍弦:黃偉駿

按現時機制,迷你債券產品風險主要由證監會負責;監管銀行銷售手法則由金管局負責,兩大監管機構早前聲稱已做好監管工作,不認同外界指他們把關不力。



出售多少毋須匯報金管局
不過,有消息人士質疑,金融監管系統其實早已察覺這些結構性產品存有風險,只是未有重視。消息人士稱,有前港交所高層向他透露,早於2003年,港交所有一份研究防止港元再遭國際大鱷衝擊的報告,發現當時一些在銀行出售、與恒指掛勾的結構性產品存在風險. 報告指證監會無法完全掌握產品的發行量,金管局雖監管銀行銷售,但銀行出售了多少這類產品、金額有多少,毋須向金管局匯報;發行這些產品機構,通常由所屬國際投資機構承擔風險,存在風險問題。



報告建議成立由金管局、證監會及港交所成立的專責小組,進一步研究這個問題。消息人士指出,雖然當中提及的恒指掛勾產品並非迷債,但同屬結構性產品,報告也點出監管機構對這些結構性產品監管存有漏洞,顯示有關問題並非始於今日,但監管機構未有察覺之餘,反而任由銀行將風險更高的迷債,出售給小投資者.



任志剛曾保證不賣給小投資者
前立法會議員李柱銘說,早於1990年政府要發展這些結構性產品,當時他已質疑產品有賭博成份,但金管局總裁任志剛當時在立法會對他說,為了不被新加坡搶去金融中心地位,一定要發展這些產品;任又保證這些產品不會賣給小投資者;事實顯示任未兌現當日承諾。
立法會金融界代表詹培忠直指金管局要對迷債承擔責任,指未有做好監管工作,根本不應容許這些有問題迷債出售給小投資者。




另外,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梁家傑表示,雷曼債券風暴至今3個多星期,但進展緩慢。他批評部份銀行只透過內部調查去查證有否職員涉及誤導客戶,是「自己人查自己人」,促請政府及金管局委派具公信力的獨立人士或機構,為受影響的銀行客戶提供調解與仲裁等。



港交所回應查詢時稱,今次迷債事件涉及產品,與在港交所上市的結構性產品無關,今次所以出現迷債事件,相信是有人以不當手法,向不了解產品風險的小投資者,出售迷你債券,港交所也否認未有關注市場風險,交易所一直有監察市場運作及風險,並與其他監管機構保持密切聯繫,至於有關研究報告,港交所稱未有留意曾做過有關非上市結構性產品報告。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