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pril 26, 2010

證監會指Tiger Asia涉內幕交易申請頒令禁港進行交易

26/04/2010 15:08證監會再指Tiger Asia涉內幕交易申請頒令禁港進行交易

  《經濟通通訊社26日專訊》證監會公布,申請法院頒令禁止Tiger Asia Management在香港進行任何上市證券及衍生工具的交易。證監會繼去年指稱在紐約經營的資產管理公司Tiger Asia涉嫌曾進行內幕交易後,再就Tiger Asia涉嫌進行中國銀行(3988)(滬:601988)股份的內幕交易,申請上述頒令。  這是證監會首次尋求法院頒令禁止某家公司在香港市場進行交易。

          * 首次尋求法院頒令禁止公司在香港進行交易 *  

證監會亦就先前對Tiger Asia及其三名高級人員Bill Sung KookHwang、Raymond Park及William Tomita展開的法律行動作出修訂,當中加入上述的新指控,並同時申請凍結Tiger Asia另外一筆總值達860萬元的資產,該數額為今次其中一項指控中推算Tiger Asia涉嫌從有關交易所賺得的利潤。  

證監會於09年8月向Tiger Asia及三人首次展開法律程序,就Tiger Asia在09年1月6日進行的建行(939)(滬:601939)股份的交易,申請法院頒令凍結其總值2990萬元的資產。


          * 疑涉中行內幕交易遭申請凍結860萬資產 *  

在今次有關中銀股份的個案中,證監會指稱:  

Tiger Asia曾獲預先通知並獲邀參與瑞士銀行及蘇格蘭皇家銀行分別於08年12月底及09年1月中進行的兩宗中銀股份配售;  

Tiger Asia其後獲提供兩項配售的詳情;此前,其已獲通知並同意這些詳情屬機密及股價敏感資料;  

Tiger Asia亦同意,接獲這些資料後不會進行中銀股份的交易;  

Tiger Asia在瑞士銀行於08年12月底配售中銀股份前,沽空1﹒04億股中銀股份,推算賺得860萬元;及 Tiger Asia在蘇格蘭皇家銀行於09年1月中配售中銀股份前,沽出2﹒56億股中銀股份(當中2﹒51億股為沽空股份),估計Tiger Asia因此虧損約1000萬元。


          * 去年中因建行交易遭申請凍結近三千萬資產 *  

證監會指上述中銀股份的交易構成內幕交易。  

法院稍後會聆訊證監會早前向Tiger Asia及三人提出涉及建行股份交易的類似指控,屆時將在同一法律程序中聆訊今次的新指控。案件現正排期聆訊。  此外,證監會同時要求法院頒令,指明若裁定有關交易違反《證券及期貨條例》,法院將飭令有關方面解除交易,使受影響的交易各方回復至交易進行前的狀況。證監會申請凍結上述數額的資產,旨在確保假如法院作出頒令,會有足夠資金應付回復原狀的命令。
.

Saturday, April 24, 2010

高盛董事疑涉內幕交易

布蘭克費恩(左)等高盛高層,遭投資者入稟控告


【Apple 報 24.4.2010 綜合報道】繼上周被美國證監民事檢控後,高盛一名董事捲入內幕交易醜聞,涉嫌於 2008年股神畢菲特入股公司消息曝光前,向對冲基金經理 Raj Rajaratnam「通水」。而高盛亦被揭發去年為英國萊斯銀行集資擔當包銷商時,亦有份購入債券,有利益衝突之嫌。

被指洩露股神入股消息
對冲基金 Galleon創辦人 Raj Rajaratnam,早前因涉及多家公司股份的內幕交易遭當局調查。《華爾街日報》消息指,當局在調查中發現,高盛董事古普塔( Rajat Gupta),涉嫌在畢菲特斥資 50億美元(約 390億港元)購入公司優先股消息曝光前,預先向 Rajaratnam「通水」,由於高盛股價在「股神」入股消息曝光後勁升,當局正調查最終是否涉內幕交易。報道指,聯邦檢察人員已通知古普塔,曾截聽他與 Rajaratnam的電話,雖然古普塔否認有任何不當行為,當局亦未提起訴,但他上月已知會高盛不再尋求連任,未知兩者有否關係。

高盛包銷萊斯債疑利益衝突
另外,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萊斯銀行去年集資 235億英鎊(約 2797億港元)時,擔任包銷商的高盛,原來亦是債券的買家;高盛在制訂最終發售條款前一刻,突作出有利買家的修訂,將債息提高至 2.5厘,令人質疑當中是否涉及利益衝突。不過高盛就有關質疑作出回應,指集團內部設有防火牆,包銷部門並無可能得知公司坐盤交易部門的投資活動,並批評事件是競爭對手趁公司近期受醜聞困擾的抹黑行為。另一方面,雖然高盛近期是非多多,但巴郡董事墨菲( Thomas Murphy)於訪問中透露,畢菲特對高盛仍充滿信心。
.
.
Orientaldaily.com 26.4.2010

高盛投資者告管理層

高盛接二連三遭起訴,繼被美國證交會(SEC)指控欺詐及誤導投資者,以及董事古普塔懷疑涉嫌內幕交易後,高盛兩名投資者Morton Spiegel及Robert Rosinek上周五入稟紐約州高等法院,控告高盛主席兼行政總裁布蘭克費恩等高層,指他們批准該行參與次按相關債務抵押證券(CDO),令公司遭證交會起訴,是違反職責。

AIG或需分擔訴訟費
根據該衍生訴訟入稟狀指,高盛高層對上述交易監管不力,令高盛有可能需要負擔數十億美元的債務,並損害公司形象。證交會宣布起訴高盛欺詐當日,高盛股價單日急跌13%。
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指,美國國際集團(AIG)是高盛董事局預防投資者訴訟的主要受保人,或要分擔高盛的衍生訴訟費用。根據與AIG的高層保險合同,涉及高盛高層的衍生訴訟開支將會受保。

舵手周二出席聽證會
除此之外,高盛亦面對按揭證券相關的集體訴訟。紐約州聯邦法院文件顯示,密西西比州公共僱員退休金已經對高盛提出指控,稱高盛對26億美元的按揭證券作出了虛假陳述。

高盛已為與證交會的訴訟做好準備。《華盛頓郵報》引述高盛內部文件報道,高盛計劃為欺詐指控作出最詳盡的辯護,目前已準備了11頁文件,供舵手布蘭克費恩周二出席國會聽證會時作出辯解。高盛的主要論點包括,該行與其他投行一樣無法確定美國樓價的去向,而且沒有作出與客戶有利益衝突的行動。

文件詳細說明高盛高層在○六至○七年間就按揭市場走勢存有分歧,證據包括會議紀錄及電郵,而該行最終決定減少參與按揭市場,特別是次按貸款,並以新投資對沖樓價下滑的風險。
.
.

Thursday, April 22, 2010

庄家新招喪炒創業板



2010-04-22 Next

一直死氣沉沉的創業板,終於在復活節過後復活過來,上星期更雞犬皆升,散戶不停高追八字頭的「發達」號碼,炒即日鮮日賺逾萬元的例子絕不罕見。

創業板氣氛突然轉勢,無非是庄家想到兩條腿走路,除以傳統的財經演員吸引師奶散戶,還透過互聯網接觸八十後年輕股民,利誘他們落疊上船。

近來股市雖然反覆,證券行內依然人頭湧湧。不過,散戶口中不再是中資股或是濠賭股,而是雞犬皆升的創業板。事實上,本月創業板的每日平均成交金額達十億元,較上月急增四成。

這浪創業板熱潮,由二月份帝通引入周星馳做公司執行董事,股價一度升近四成帶起;直到本月快意節能公布李寧入股而勁升三倍,更攀至高峰,帶挈不少散戶發達。

二十餘歲的股壇初哥黃先生便興奮不已:「我見雜誌介紹快意嘅管理層,開始留意,佢股價只不過係毫幾,於是用一個月人工落注搏吓,之後佢一路橫行,後尾仲停埋牌,本來諗住呢一個月人工無晒啦,點知佢一復牌就升到五毫幾,我即刻放晒,賺咗兩倍幾!」黃先生嘗到甜頭後,又已蠢蠢欲動,「8080好似叫北亞,唔知佢做咩,但我見報紙推介。」一時之間,創業板股票紛紛被憧憬大變身,曾為殼王陳國強旗下的卓施金網,上週只是稍稍表示與第三者初步洽商收購一項業務,即日股價便抽升兩成八;而簡文樂旗下的數碼香港更離譜,儘管自 ○七年開始從未賺錢,但市場只傳公司快將「有動作」,股價在兩星期內便急升三倍半。有十多年炒股經驗的阿浩,最近便聽聞杏林醫療有得炒,結果執了不少,「試過炒即日鮮,賺咗萬幾二萬蚊。」

財經演員搭棚散貨
散戶對創業板如痴如醉,一班財經演員可謂功不可沒。一向甚少提及創業板的陳永陸,以往曾告誡普通投資者不要沾手;惟上月卻突然轉軚,大指「創業板也有寶藏」,推介買入創業板的浙江世寶。

陸叔解釋是與該公司的董事會面後,才忽然開竅:「其實創業板都唔係全部衰嘅,而且佢都就快轉主板啦。」無獨有偶,陸叔的股評人老友鄧聲興林家亨等,亦同時唱好此股。結果該股累積升了六成,大股東方振淳趁機在接近頂峰時減持,套現近一千萬元

接着股價便開始乏力,徐徐下挫逾一成。據悉,不少股評人常收到庄家的消息,他們慣常亦會快人一步買入,但為免受到證監會調查,多數會以人頭代買,「有陣時太急咪出蠱惑,寫呢一刻申報未持有,但寫完下一分鐘即刻買,避過監管。」一名持有十數隻創業板股票的股評人說。

向八十後股民埋手
股評人的對象是師奶散戶,但新一代的八十後股民,未必聽他們支笛。

不少庄家會利用新媒體爭取曝光,其中最受注目是去年成立的商台財經網站「骷髏會」。骷髏會的名字,雖然照抄耶魯大學百多年前已成立的精英俱樂部,但實際是任何人皆可加入的網站,讓會員進行網上模擬投資比賽。現時排名第一的人,憑着炒賣多隻神仙股,總回報竟高達二十倍,自然吸引網民注意其一舉一動。

至於骷髏會的中堅分子火燎森,更是該會的超級明星,有三百多名會員追蹤他的買賣,部分人更會真金白銀跟風押注,「佢(火燎森)好似幾有料,所以都會跟佢買。」火燎森以往自稱信奉價值投資法,更是股神畢菲特的粉絲,惟最近一反常態,竟推介創業板的羅欣藥業,甚至表示未來繼續推介更多創業板股票。

他死撐自己仍按價值投資法選股:「有好多創業板公司,真係被低估。」後來又補充:「多咗機會接觸佢哋管理層,佢哋會約我食飯。」惟當記者問他有否和羅欣藥業管理層飯局時,他卻故弄玄虛:「唔可以講得太詳細,總之我無違法。」但他承認買了羅欣藥業。創業板殼價水漲船高據熟悉上市公司事宜的行內人表示,不少創業板公司的管理層近期的確頻頻曝光,無非是希望抬高股價以便散貨,亦有可能是放盤,「其實唔少創業板公司已經無乜業務,得番隻殼。」創業板殼價以往不太值錢,皆因自九九年成立以來,長期成交極低,難以發揮集資功能。港交所在○五年更曾打算取消創業板;直至○八年,港交所決定簡化創業板轉主板程序,容許股份直接轉板,省卻刊發招股章程、重新聘請保薦人等程序,創業板公司才現出路。有幫企業借殼上市的中介人說:「早幾年,創業板無人吼,係因為抽唔到水,而家你睇帝通、快意,一樣可以大升,可以抽水。」

專替內地企業物色靚殼的睿智金融主席胡野碧表示,越來越多內地企業打算來香港創業板借殼上市,「主板殼價起碼要兩、三億,但係創業板只需一億。其實創業板基本上同主板差唔多,集資同套現都好方便,而且上咗創業板,只要盈利有番咁上下,冇幾耐就可以自動轉去主板。」

要簽生死狀惟創業板的股票風險甚高,有「元朗股神」之稱的曾錦安,直言散戶若抱着跟風追入的心態,隨時血本無歸,「我只會趁低位買入,然後放埋一邊好長時間,之後一見打入十大升幅,就預備要放,因為今日係十大升幅,好多時聽日就變十大跌幅。」他現時持有近三十隻創業板股份,成本價共約一百萬,最近兩個月已賺了三、四成。他笑言買創業板股份,切忌隨便聽消息,他自己便有一套揀股辦法,「始終係隻殼先值錢,所以我隻隻股票都要睇業績,見佢越賺越多錢就唔要;又要睇貨源,搵啲貨源歸邊嘅,最好全間公司得幾個股東。要年年蝕錢、債務纏身、官司纏身,最好管理層走埋佬。」

惟創業板的波幅極大,瞬間即可跌一至兩成,故不是人人受得起,從未投資股票的陳先生,早前便誤信朋友的山埃貼士,買入創業板公司中國生物資源,豈料原來是高位接火棒,轉眼間便蝕了兩成,他惟有忍痛離場,「以後都唔會買創業板股份。」

其實,創業板公司無盈利保障,時有管治問題出現,故此法例規定投資者須事先簽下生死狀,證明了解創業板是高風險才可買賣。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很多證券行在客人開戶時,只會輕輕帶過這訊息,僅提醒客人若要買創業板便須加簽,故此很多散戶根本懵然不知創業板的風險。

獨立股評人胡孟青無奈地說:「而家你叫人唔玩創業板,人哋只會怪你阻佢發達,總之只要啲錢唔等使,咪當大家一齊搏一鋪囉。」
.

Sunday, April 18, 2010

美國證交會檢控高盛, 欺詐及誤導CDO投資者


Orientaldaily.com 18.4.2010

高盛官非 華爾街五行蒸發3250億
美國證交會(SEC)向高盛 Goldman Sachs 提出民事檢控,指控該行○七年銷售次按相關債務抵押證券(CDO)時,涉嫌欺詐及誤導投資者,導致投資者損失逾十億美元,消息拖累高盛股價一夜蒸發124億美元,並拖冧大市,道指一度挫170點,收市亦跌125點,結束六日升勢。包括高盛在內的五大金融股全挫,市值共蒸發416.78億美元(約3,250.8億港元)。
SEC指出,看淡樓市的「賺錢之神」普爾遜旗下對沖基金Paulson & Co.向高盛支付1,500萬美元費用,委託高盛將次按證券包裝成CDO,繼而進行沽空。而高盛竟容許Paulson & Co.參與揀選組成該CDO的證券,又未有向投資者披露該對沖基金的角色及沽空企圖,反向投資者表示有關證券乃由「獨立、客觀的第三者」挑選。

SEC指,Paulson & Co.繼而向高盛購買信貸違約掉期(CDS),押注該CDO債值下跌,與投資者對賭。隨着樓市滑坡,普爾遜因沽空而大賺近10億美元,反之投資者蝕逾10億美元。
SEC指出,看淡樓市的「賺錢之神」普爾遜旗下對沖基金Paulson & Co.向高盛支付1,500萬美元費用,委託高盛將次按證券包裝成CDO,繼而進行沽空。而高盛竟容許Paulson & Co.參與揀選組成該CDO的證券,又未有向投資者披露該對沖基金的角色及沽空企圖,反向投資者表示有關證券乃由「獨立、客觀的第三者」挑選。

SEC指,Paulson & Co.繼而向高盛購買信貸違約掉期(CDS),押注該CDO債值下跌,與投資者對賭。隨着樓市滑坡,普爾遜因沽空而大賺近10億美元,反之投資者蝕逾10億美元。
.
.
高盛四大理據抗辯
美國證交會向高盛提出控告。高盛其後發表聲明,否認詐騙,指有關的指控在法律和事實上都沒有根據,他們將提出強力的抗辯,以維護公司的信譽,並對有關的指控表示失望。
慣例不披露身份
高盛提出四大爭辯。首先,高盛因是次CDO(債務抵押證券)交易而蒙受9,000萬美元損失,而相關產品收取的費用僅為1,500萬美元,他們沒可能設計一種讓公司損失金錢的產品。第二,高盛事先已作廣泛披露,向該CDO的兩大投資者IKB及ACA Capital Management(ACA)提供充足的資料,他們並已明白當中的風險。第三,用作抵押品的按揭抵押證券(MBS)組合,亦經由最大的投資者ACA揀選,其投資額達到9.51億美元。第四,按正常商業運作,交易商不會向買賣雙方披露對方的身份,故高盛亦不會向ACA表明「賺錢之神」普爾遜將會長期參與投資。

普爾遜勁賺78億
按美證交會公布,普爾遜在此CDO投資上賺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他沒有被證交會提控。普爾遜回應指,ACA作為該CDO的抵押擔保人,有單一的權力選擇抵押品,相反普爾遜公司卻沒此項權力。
.
.
旗下房產基金幾輸清
高盛繼被美國證監會檢控,旗下房地產投資基金Whitehall Street Intl.年度報告披露,因投資的美國、德國及日本樓價下挫,損失近18億美元資產,令截至去年底基金資產只餘3,000萬美元,基金帳面虧損達98%,幾乎蝕清光。
去年勁蝕137億
高盛作為基金最大投資者,對基金承擔達4.36億美元,而去年高盛在所有房產基金損失達17.6億美元(約137.2億港元)。而Whitehall基金成立於二○○五年,基金有一半投資投放於美國,亦對德國有重大投資,隨着美德兩國樓價急跌令基金損手外,基金倚賴借貸亦令損失倍升。
在給予投資者信件中,高盛稱監管機構及借貸人對基金即將到期借貸的關注,對基金在等待市況好轉時出售非核心物業有所影響,銀行亦不願在沒有額外資產下把信貸期限延長。

重組債務博翻身
不過,高盛在致基金投資者信中強調,Whitehall基金是長線的,沒有計劃在二○一四年前結束,基金價格有回升的機會。

高盛目前正重組基金內數項投資的債務,當中包括日本房地產公司Valencia,以及位於德國的投資房產組合。
.


Saturday, April 17, 2010

裁定楊氏參與涉及萬保剛(1213)股票的虛假交易,會計師楊健鑾遭除牌

會計師楊健鑾遭除牌

▲香港會計師公會公佈,旗下紀律委員會於 3月 4日裁定楊健鑾(會員編號: F03628)犯上不名譽行為。委員會命令將楊健鑾的名字於 4月 3日起從會計師註冊紀錄中刪除,為期 4年,另須支付紀律程序費用 1.856萬元。市場失當行為審裁處於去年 3月,裁定楊氏參與涉及萬保剛( 1213)股票的虛假交易

Appledaily.com 17.4.2010

涉CDO產品, 美證監告高盛詐騙客戶, 被控恐損失 156億

美國證監控告高盛推銷 CDO時涉嫌欺詐,高盛面臨巨額罰款。

高盛被控恐損失 156億 美證監續查 CDO交易 料牽涉多間大行

【Apple 報18.4.2010 綜合報道】美國證監會( SEC)控告高盛在推銷和包裝債務抵押證券( CDO)時涉嫌欺詐,拖累歐、美股市及商品價格周五全線急挫。分析員料今次訴訟可能令高盛損失最多 20億美元(約 156億港元)。由於美證監表示正調查其他類似 CDO交易,意味可能有更多大行捲入今次風波。分析員亦指出,高盛的事件僅屬冰山一角,料因次按爆煲引起的華爾街訴訟將陸續有來。

美證監指出,高盛在 07年向投資者推銷總值 20億美元的 CDO時,未有披露其客戶之一、「賺錢之神」約翰保爾森旗下對冲基金 Paulson& Co正沽空該批證券,且有份參與為 CDO揀選抵押品,導致投資者損失逾 10億美元。

高盛:指控全無根據
高盛回應稱,有關指控全無事實根據,該行已就有關產品向客戶作出詳盡披露,且該行本身亦在有關交易中損失 9000萬美元,遠遠蓋過其從中賺取的 1500萬美元費用。 Paulson& Co則回應稱,未有參與發行、分銷或包裝該批證券,且由始至終均表明立場,指該批證券質素低劣,沒有誤導交易對手。Rochdale分析員博韋稱,高盛可能要為今次訴訟支付罰款和向客戶退款達 20億美元,而行政總裁布蘭克費恩、財務總裁 David Viniar則可能被解僱。Bernstein Research則估計,高盛因今次訴訟損失達 7.065億美元,相當於每股 1.2美元。受事件影響,高盛股價上周五收報 160.7美元,跌 12.8%。

金融業監管料再收緊
高盛表明會全力抗辯,分析員預料該行即使敗訴,亦能輕易應付有關罰款,惟事件將嚴重損害高盛以至其他大行的聲譽,且加速華府收緊金融業監管的步伐,兩者均對投資銀行業務盈利構成打擊。美國參議院本周將討論金融監管改革議案, Alston& Bird分析員史密斯稱,高盛的訴訟可能觸發部份議員提出更嚴厲的法規。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主席多德稱,今次事件凸顯了金融監管改革的逼切性。而高盛的事件將掀起更多次按相關訴訟。現被美銀收購的美林證券去年亦因同類事件,面對荷蘭合作銀行的民事索償 4500萬美元。荷合銀行聲稱,美林在推銷總值 15億美元的 CDO時,未有透露其對冲基金客戶 Magnetar正沽空該批證券,且有份參與包裝過程。美證監執法部總監 Robert Khuzami表示,當局正調查其他大行在金融海嘯前所進行的同類 CDO交易,希望金融機構能明白公平交易的重要性。著名律師 Jake Zamansky預期,經過高盛今次事件後,在 CDO上損手嚴重的投資者可能群起控告華爾街大行。據悉,美林、花旗及德銀在 06至 07年間為三大 CDO包銷商。

因次按事件遭美證監控告個案
4/2010
被控人物或公司:高盛
指控:推銷和包裝債務抵押證券時涉欺詐

4/2010
被控人物或公司:證券行 Morgan Keegan及兩名僱員
指控:向投資者誇大次按證券價值

12/2009
被控人物或公司:次按貸款商 New Century前行政總裁莫里斯
指控:虛報公司財政狀況

6/2009
被控人物或公司:次按貸款商 Countrywide前行政總裁莫齊洛
指控:誤導投資者

4/2009
被控人物或公司:次按貸款商 AHM前行政總裁斯特勞斯
指控:隱瞞按揭證券虧損
.


債務抵押債券( CDO)是一種結構性資產抵押證券,發行商會吸納按揭抵押證券、商業按揭抵押證券等作為抵押品,然後發行不同風險級別的 CDO,來自抵押品的利息和本金收入會被重新分配。最高級別的 CDO將率先收取來自抵押品的利息及本金收入,亦是最後承擔任何虧損,但其回報率也較低。

高評級亦可能含劣資產
而最低級別的 CDO則最後收取收入,且最先承擔因貸款違約造成的虧損,但其回報率則最高。由於 CDO的抵押品質素參差不齊,即使獲 AAA最高評級的 CDO亦可能包含劣質資產。而今次高盛訴訟涉及的則屬合成 CDO,意味這些 CDO實質上並不包含按揭抵押證券,只是以信貸違約掉期( CDS)追蹤相關按揭押抵證券的表現。高盛在 06年應 Paulson& Co要求,設計該批 CDO,讓後者可以沽空次按

.


美證監告高盛詐騙客戶 涉 CDO產品損失 78億 道指早段挫 150點

【Apple 報 17.4.2010 綜合報道】高盛昨遭美國證監會( SEC)控告於出售債務抵押債券( CDO)時涉嫌詐騙,該股早段應聲挫 15%,拖累其他金融股向下,摩通及美銀齊挫逾 4%,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一度跌 154點,避險情緒升溫,資金亦逃離商品市場。據證監提交的入稟狀指出,案件涉及沽空次按資產大賺的「賺錢之神」約翰保爾森以及一名高盛副總裁。

根據 SEC聲明指,高盛在美國樓市即將大跌前,向客戶出售次按相關的 CDO時,作出錯誤陳述及隱瞞重要資料, SEC同時控告高盛副總裁 Fabrice Tourre。

隱瞞與賺錢之神對賭
SEC稱,高盛向客戶推銷次按相關 CDO時,未透露其客戶之一、賺錢之神旗下對冲基金 Paulson& Co正打賭該批 CDO的 CDS(信貸違約掉期)將下跌,該基金且能影響有關 CDO應由那些按揭證券組成。SEC執法部總監 Robert Khuzami表示,高盛出售的產品嶄新、複雜,但其欺騙手段和利益衝突問題已不是新鮮事,高盛容許一名重手沽空次按市場的客戶,參與揀選 CDO所包含的證券,但卻向投資者聲稱該批 CDO包含的證券是由獨立、客觀的第三方揀選。不過,賺錢之神不會被起訴,因產品只由高盛負責推銷。高盛發言人、代表律師均拒絕回應。SEC資料顯示 Paulson& Co向高盛支付 1,500萬美元包裝該批 CDO,藉此沽空次按,並於 07年 4月 26日完成交易,在 9個多月後, CDO內包含的 99%證券已被降級

受害者包括德 IKB、荷銀
SEC入稟狀指,該批 CDO投資者共損失超過 10億美元(逾 78億港元),其中包括德國銀行 IKB及荷銀,據悉, IKB若得悉 Paulson& Co有份參與包裝 CDO,將不會作出該項投資。
.

Friday, April 16, 2010

Webb:意馬隨時瀉 97%,四天飆逾六倍,指涉股價操控

David Webb認為意馬出現泡沫,潛在下跌空間達 97%。


四天飆逾六倍 指涉股價操控 Webb:意馬隨時瀉 97%
【Apple 報 16.4.2010 訊】意馬國際( 585)上周五除權,即時如脫韁野馬,短短四個交易日股價升逾 6倍。獨立股評人 David Webb指事件有價格操控之嫌,上周五已向港交所( 388)提出,要求意馬向投資者就有關供股問題作澄清。他更認為,該股出現泡沫,潛在下跌空間達 97%。 Apple 記者:高明輝.

意馬昨日停牌,昨晚公佈高院已於本周三向其從事動畫電影數碼製作的全資附屬 Imagi Production發出清盤令。意馬將於今日召開股東會,審議公司重組方案。
因電影《阿童木》票房失利而陷入財困的意馬, 2月獲「紅籌之父」梁伯韜及資本策略( 497)主席鍾楚義持有的 Idea Talent Limited( ITL)(分別持股 60%及 40%)拯救,但意馬須進行股本重組,股份先 10合 1,其後 ITL以每股 0.07元的大折讓價格認購 18.8億股合併後股份,另每持一股合併股份的意馬股東,可按 1供 4方式供股。Webb指出,有關股本重組及供股計劃,今日才於股東會表決,而意馬股份合併則於下周一才生效。
他批評,這出現兩個除淨日,製造混亂,是造成市場不公平的來源。港交所回覆本報稱,不會評論個別股份,若有投訴會作跟進。事實上,意馬於上周五除權日已大升 2.2倍;停牌前累計四個交易日,意馬升幅更達 616%,成交股數達 66.7億股,相等於其已發行股本 1.85倍
Webb在網上撰文指出,合併股份供股價為每股 7仙,相等於未合股前的每股 0.7仙,以停牌前意馬收報 0.242元計算,供股價有 97.1%折讓。

梁伯韜稱無買入股份 (no dealing in his own name only??? but in name of xyz ???? )
按 ITL以每股 7仙認購 18.8億股合併後股份,另有權以相同價格額外認購 9.88億股,而 1年內可再以 0.08元認購 15億股;若全數行使,意馬總發行股本將達 73.58億股合併股份,按停牌前合併後股價 2.42元計算,意味意馬市值高達 178.1億元,但其備考綜合有形資產淨值僅 3.19億元,故現時意馬的市賬率達 33.2倍。梁伯韜昨回應說,現並無買入任何意馬股份,一切有待今天股東會決定,交易最快 5月中才完成,現時只是「旁觀者」。
.

Saturday, April 10, 2010

畢馬威經理 涉行賄下屬 幫人搞上市

被告梁思哲涉行賄下屬,案件押後再訊待進行調查。

畢馬威高級經理梁思哲連同陳秋云, 涉嫌行賄, 向畢馬威僱員劉淑婷提供 10萬元利益, 謎底其實應該是, 誰才是其背後的行賄主腦? 有乜理由, 畢馬威高級經理竟然會自己出錢去行賄自己下屬去幫人家公司上市先?

其實, 班核數師, 幫所有大小上市公司核數, 晨早就知所有大小上市公司業績概況, 在公佈業績之前咪一早可以用友好親朋戶口炒幾番啦, 肥過肥豬啦! 蠱市春江鴨處處搵食發財人盡皆見, 只有支公帑奉養的證奸會官僚, 才會扮唔知=視若不見=滾飯食!


替洪良國際核數 畢馬威經理 涉行賄保釋

【Apple 報 10.4.2010 訊】已被勒令停牌的洪良國際( 946),替其核數的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一名高級經理,涉嫌向一名下屬提供 10萬元賄款,被控一項向代理人提供利益罪,昨在東區裁判法院提訊。控方表示需繼續調查,申請押後至 5月 7日再訊,被告准以現金 10萬元保釋。被告梁思哲( 32歲),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高級經理。梁思哲被控於今年 2月 20日,在香港連同陳秋云向畢馬威僱員劉淑婷提供 10萬元利益,作為擬備洪良國際全球發售售股章程內會計師報告的報酬

案件編號: ESCC1403/10
.
.
福建幫捲入洪良假帳案 「新股紅娘」陳秋云伙同行賄


【明報 10.4.2010 專訊】洪良(946)假帳案另一涉案人身分曝光,廉政公署指出,伙同畢馬威高級經理行賄的人士,名陳秋云。消息人士透露,陳秋云為協助洪良來港上市的「中間人」,亦是活躍金融界的「新股紅娘」,專門為有意來港集資的「福建幫」企業「搭路」。巧合的是,本港有3家與洪良同是福建背景的上市公司,上市時的股東名單,都曾出現陳秋云及其夫名字。

有知情人士指出,有份聯同畢馬威高級經理梁思哲行賄的陳秋云,之所以沒有被廉署拘控,或是要求協助調查,因她現時不在香港。陳秋云並非任職兆豐資本(洪良上市保薦人),亦不是洪良的董事或僱員,而是有份穿針引線,協助洪良來港上市的「中間人」。

陳秋云專為福建企業港上市
據了解,陳秋云在本港金融界頗活躍,專門為內地企業(尤其是福建省企業)來港「搭路」,協助他們物色上市保薦人及核數師等。

本報翻查其他上市公司資料,發現中國包裝 (572,前稱展鴻)、博智藥業(1149)及京維(1195,前稱華翔微電)3公司,上市時及上市前的股東名單中,都有陳秋云的名字,或是其夫林秉通,但未知她與涉及洪良案同名的陳秋云,是否同一人。

不過,巧合的是,中國包裝、博智藥業及京維3公司,與是次鬧出造假帳風波的洪良,同樣來自福建省。中國包裝上市時亦曾鬧出帳目風波,前身是展鴻的中國包裝,03年上市前夕,突被港交所(0388)要求押後掛牌,因港交所接獲重要資料,而這等資料,明顯與展鴻招股文件有出入,是以要求展鴻先行澄清,始獲再度放行上市。博智03年上市時,市傳監管機構亦有收到匿名投訴,質疑公司資料的可靠性.

市場注視除了陳秋云及梁思哲,洪良假帳案有否牽涉其他人,例如當日保薦洪良上市的兆豐資本,以及洪良的董事、管理層和其他關連人士等。不過,由於案件仍在調查中,是以廉署及證監會發言人,均表示不作評論。

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高級經理梁思哲(32歲),昨日在東區裁判法院提堂,被控一項行賄罪。暫毋須答辯,獲准保釋候訊,但控方表示不排除增加控罪。

廉署向法院提供的資料指出,梁思哲被控於今年2月20日,伙同陳秋云,向下屬劉淑婷提供10萬元,誘使她擬備洪良全球招股書內的會計師報告。

控方明言或增控罪
控方表示廉署正調查案件,需要數星期考慮控罪,明言有可能增加控罪。裁判官遂押後案件至下月7日,等候進一步調查結果再訊,其間批准被告繼續以10萬元保釋外出,須交出旅遊證件及不得騷擾任何證人。

洪良去年12月底上市,上市僅3個月即被證監會勒令停牌,並入稟凍結近10億元資產。證監會的調查發現,洪良的上市文件「載有重大虛假或誤導資料」,以及「嚴重誇大公司財政狀」。證監會明言,法院倘裁定洪良做假罪成,將尋求法院頒令,將洪良上市所集資金,退還手持洪良股份的投資者。證監會申請凍結的金額為9.97億元,但至今存放於洪良及附屬公司的現金資產,只得8.32億元,該會將追查餘款下落。

【案件編號:ESCC1403/10】
.
.
陳秋云投資新股 問題多多


【明報 10.4.2010 專訊】昨日大名被曝光的陳秋云,身分頗為神秘,在港交所資料中,現時於港股中並無大手投資。不過,其身影卻曾在多隻福建系上市公司中出現,每每是上市前入股,上市後即套現。其中,在前稱為展鴻,現稱中國包裝(572)一股中,更亦曾發生過上市前夕遭港交所叫停,以澄清資料。而中國包裝早前已因欠債遭入稟清盤,現已進入清盤程序。

入股展鴻 上市時曾被「叫停」
陳秋云最早出現在上市新股中由展鴻開始。展鴻於上市前一年,即02年時,曾引入包括陳秋云在內的投資者,當中陳秋云以38.8萬美元,約300萬港元入股,佔當時展鴻的8%。其後展鴻03年由德勤企業財務安排上市,陳氏的投資亦瞬即水漲船高。陳秋云最後在04年以場外交易方式,每股0.9元全數減持,套現2160萬元。短短兩年間,獲利超過7倍。

頗為巧合的是,展鴻上市亦曾遭遇波折。在臨掛牌前夕突然被港交所叫停,當時有消息指出,港交所獲取重要資訊,而這些資料與展鴻的招股書內容有明顯出入,故此有必要「叫停」展鴻的上市計劃。不過,最終展鴻向港交所提供招股書所示馬口鐵罐的「總生產能力」及「最高生產能力」的計算基準,並解釋集團的流動資金政策後,最後仍得以上市。

不過上市當日,展鴻大跌超過35%。此後改名為中國包裝後亦未有改變公司厄運,最終在去年7月遭德銀入稟追討欠債。由於中國包裝無力還款,現已委任臨時清盤人開展清盤程序,中國包裝亦由去年一直停牌至今。

買博智藥業大賺 帳目被疑
至於另一大獲其利的新股投資,則是同於03年上市的博智藥業。陳秋云上市前以約600萬元入股,佔當時公司的33%股權。上市後陳氏不斷減持,套現金額在6000萬元以上,兩年間獲利超過10倍。不過,博智上市時同樣風雨不斷,曾有匿名信投訴博智帳目有問題,但事件最後不了了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