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甚遭眾人詬病, 但有
食公糧的香港證監會高官護駕保佑的鬼佬大鱷掠奪毒招 ”股票沽空Short Selling”, 就發生過一場驚心動魄的海嘯式襲港股掠奪事件:-
福臨門講數 輸爆富豪反枱
轉貼自:
http://realblog.zkiz.com/ 2008-11-22 壹週刊
最近金融界盛傳,部分富豪炒股損手,正尋求法律意見,希望從購股合約中找出漏洞,追討賠償。而巧合地在這富豪飯局前數日,就發生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海嘯襲港股。
血肉長城斬頭盤現
十月二十八日(星期一)的慘況,大部分股民仍記憶猶新。當日恒指在上午跌過五百點後,下午忽然急瀉不止,最多跌過一千九百點,一度失守萬一點關口,最後守住一萬一千點以上收市,單日跌幅達一成二。
當日除了一般散戶,連超級富豪亦中招。一名知情富豪說:「當日下午一開市,恒指已急跌,到二時多三時,高盛證券及滙豐證券嘅銀行家紛紛聯絡富豪,表示他們必須在十五分鐘內抬錢補倉,否則作斬倉處理!」
該 富豪續說,以往遇到此情況,銀行在金額及期限上都「有數講」,以免得失貴客,但當日銀行卻態度堅決。而最「抵死」的,是當日銀行都是經短訊(SMS)通知 富豪,免得他們因「接收不清」或由秘書記錄而事後拗數。該富豪憤憤不平說:「好多有錢佬都唔會有咁多現金喺身,加上無人肯借,結果輸得勁慘。最慘係啲 Accumulator合約,話斬就斬,仲要當違約計算,追討即日至合約到期時應購入的股份差價損失!」
部分富豪對投資銀行的絕情深感不忿,亦懷疑有人藉香港仍未限制沽空,全心質低股市,「喺大跌市前的四個交易日,港股已連跌二千七百多點,好多人都以為週末中央會救市而有技術性反彈,於是造好倉,點知美資行要繼續質低『斬大客』!」
事實上,在大跌市前三天,摩根士丹利便施展「魔笛追魂」,表示滙豐的目標價為七十五元,結果當日四點收市時,滙豐股價為七十八元,但打後的競價時段,卻被狂質至七十五元,而當日滙豐的沽空股數達三百多萬,較前一個交易日多七成;瑞銀及滙豐證券的賣盤便布滿大利市機。如富豪購入與滙豐掛鈎的 Accumulator,就輸到「仆直」。
高盛猛人客串
而富豪飯局當日,除了有律政司司長黃仁龍出席,與他一同離開的外籍人 士,來頭亦甚猛,原來他是高盛的前董事總經理Tim Dattels。○三年他退出高盛後,加入新橋資本(Newbridge Capital)任董事總經理。Tim Dattels與一眾富豪相識,「佢同何柱國好老友,是星島的董事;也是香格里拉亞洲董事,與郭鶴年亦好熟,叫對方做『uncle』,可以提供相關嘅投資意見。」Tim Dattels一友人說。
富豪高調與司法及金融界人士飯聚,即時惹來議論紛紛,有富豪認為別有用心:「當日有咁多記者等『大劉』影相,班富豪點會唔知好有機會曝光?唔排除有人帶啲猛人來飯聚,刻意高調證明自己後台夠硬。要上庭同投資銀行對決的話,唔一定無得鬥,藉此向對方施壓!」
這邊廂細劉劉鑾鴻搞富豪飯局,那邊廂大劉劉鑾雄除忙於家事外,亦走出來向報章自稱並無炒Accumulator,但他活躍於股壇卻是人所共知。
認購建滔即買即沉
觀乎大劉的認購新股記錄,便發現其老貓燒鬚是不爭事實。以往大劉極少認購新股,但前年尾忽然投入新股熱。其中○六年尾身體力行支持好友、建滔化工主席張國榮;既出席其公司建滔積層板的上市推介會,亦斥資近八億元認購股份。若然他未有放售,這批股份便隨股價「即沉」近八成至只值一億多元。
不過, 最觸目莫過於他去年大炒平安保險。大劉與他的上市旗艦華人置業,去年分階段狂掃平保,最高曾在去年九月,以每股一百零七元高位增持,股權最多達百分之七,市值最高達二百億元。他曾表示會長線持有,但不足一個月便開始減磅,至去年十一月減持至毋須披露水平。本週二平保收報二十九元。華置今年七月,便披露待售 證券出現巨額賬面虧損二十五億;去年底逾八十一億元的上市證券賬面值,經出售部分證券及調整賬面虧損後,減值一半至只有四十一億元。
回購股份露端倪
而一向財技「鬼魅莫測」的華置,亦出現不尋常舉動。由今年五月尾開始,華置幾乎每隔數日便回購股份,截至本週一,華置在今年內已回購股份六十四次,涉資逾二 十億元。由於華置有多家基金持有,其中單是孩子基金TCI便持股逾百分之九,真正流通的街貨不多,股價容易炒上炒落;公司在場內回購,亦可令早前購入股票的「投資者」賣股套現。到本月華置旗下的兩間公司至祥及金匡,都以「尚未物色到任何適合的投資機會」為由,向華置的兩家附屬公司借出「閒置 及未動用的現金」;這兩筆三年期循環貸款融資,涉及共十一億港元,息口為香港銀行同業拆息加一釐。兩家華置附屬公司現時並無從事任何業務,但以大劉的財技 如此了得,相信一定有後着。
四叔水瓜打狗唔見一截
久未露面的李兆基,本週二晚在復旦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香港)成立酒會上終於現身,勉為其難才說:「我唔識炒股票,而家波幅太大,唔識睇。」
今年七月中,雷曼倒閉前,恒指約為二萬一千七百點時,四叔曾透露兆基財經資產值已縮水四分之一,至一千五百億。事隔四個月,金融海嘯爆發,恒指再蒸發逾四成,四叔指兆基財經現時:「水瓜打狗,唔見一截!」
去年以「股神」姿態現身的李兆基,經常與傳媒講股論市,有服侍他的私人銀行家曾勸他不要太高調,成為不少中環人議論紛紛的主角,認為他過度興奮。但如今恒指較去年下滑近六成,李兆基已鮮有露面。
一 向主張「長揸」、曾連番在大跌市時買貨托市的李兆基,上月底突然以每股逾十九元四角,出售三千多萬股中國人壽,套現約六億二千萬,獲利五億多元。四叔持有 中人壽近五年,屬頭號愛股之一,去年股價一度衝上近五十四元,但四叔仍惜貨如金,如今股價大跌近六成四,才肯割愛。難怪四叔自謔為「冒牌股神」。
事實上,李兆基過去買入逾三十隻新股,若持有至今,賬面獲利已由去年底約五百七十多億元,跌至現時的不足六十四億元。其中,去年認購的超過十隻新股,包括被四叔形容為「蝕得好慘」的碧桂園等,本刊統計過全部跌穿招股價,損手超過二十億。
發明三寶至尊
今年,「Accumulator」成為富豪毒藥,李兆基馬上劃清界線,表示自己及兩位兒子均沒有沾手,但市場上另一與Accumulator性質相近,同樣受富豪熱捧的結構性產品——ELN(股票掛鈎票據),前身便是四叔的心頭好,由兆基財經發明的——「三寶至尊」。
「三寶」的玩法,是將幾項產品捆綁一起,可包括股票、指數等,只要在合約期內,產品價格或指數不低於協商的數目,便可收取百分之二十至二十五的利息,但一旦跌 穿以最低者計,便要接貨,不能取回本金。2006年,「三寶至尊」更獲雷曼、瑞銀及法興,分別頒發○五年「最具智慧衍生工具投資大獎」、「金融投資產品先驅大 獎」及「投資者創新金融產品大獎」,四叔更將這些獎座展示於恒基總部的會議室內。
高位力薦澳元
去年四叔除談股外,亦論及外 匯。不過,如果有人跟從四叔高位買澳元者,肯定焦頭爛額,去年九月,當澳元兌港元攀上六點八二水平,息口達六釐半,四叔曾教導投資者,買入息高的澳元,再借港幣買貨,所謂「財息兼收」。但澳元踏入八月份急瀉,加上澳洲央行宣布減息,澳元兌港元跌至五元水平。今年,不少去年睇好澳元的投資者皆要損手,包括中 信泰富。
以往李兆基與投行關係密切,在他的辦公桌上還貼上十七名投資銀行家的電話號碼,還寫上誰是「價好」的一家。這班幕後軍師,包括高盛的郭德勝及摩根大通的周慧芬等。股市大冧,李兆基與一眾「幕後軍師」的關係亦備受考驗。
富豪愛炒衍生工具一覽
Accumulator(累計股票期權)
玩法如對賭,投資者於合約年期內,可以折讓價買入指定數目的股票。但股票跌穿該折讓價,投資者卻要雙倍接貨,直至合約期滿。退出「唔玩」就只有與銀行協議平倉,斬頭離場。
Decumulator(累計認沽期權)
與Accumulator相反,若投資者看淡大市,可與私人銀行協議,在合約期內以較正股價為高的價格,沽售指定的股票獲利。當股票逆轉向上,升穿行使價,投資者仍只能以較市價低的行使價沽貨,直至合約期滿。Decumulator每次以現金結算,不涉及現貨。
ELN(Equity Linked Notes,股票掛鈎票據)
投資回報與一籃子股票掛鈎。發行商會開出提早贖回價、行使價及票息條件等,在任何觀察日,「籃子」中表現最差的股票,若升穿提早贖回價,合約便即時終止,投資者可拿回本金及協定的票息,反之,表現最差的股票在合約到期日跌穿行使價,投資者便要以行使價接貨,造成虧損。
Daily Range Accrual Notes(每日計息的股票掛鈎票據)
與 ELN相似,但玩家可每日收息,令遊戲更吸引。玩家選擇了掛鈎的股票後,在合約期內該股票的每日收市價比當初設定的行使價高,投資者就可收到當日利息。該利息通常以略高於六個月倫敦銀行同業拆息為基礎。然而若股市下瀉,當日收市價較行使價低,投資者便無息收,甚至要每日接貨直至合約完結。
Accumulator之父
前財政司司長郭伯偉是一手把香港建構為自由市場經濟的人,然而他的孫兒Adam Cowperthwaite原來就是發明第一隻Accumulator(累計股票期權)的人,也是令不少香港富豪損手爛腳的金融衍生工具之一。事實上,Adam當初設計Accumulator主要是作為風險管理的工具,並非作為投機產品。Adam畢業於倫敦經濟學院,亦曾在JP Morgan、Chase Manhattan及Robert Fleming等國際投資公司任職。現為瑞信亞太區結構零售產品部門的主管。
.